首頁 >
| 金融業荊棘滿佈 老謝嘆:一踩雷就粉身碎骨
歐美金融業連環爆雷,台灣金融業獲利大減,均令市場惴惴不安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30日表示,光是3月,美國矽谷銀行、瑞士信貸連環爆,兩者內容雖大不相同,但都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;台灣金融業去年被狂風暴雨掃到,全體金融業淨利較2021年幾乎砍半;謝金河直言,金融業風險無所不在,稍不小心踩到地雷,一下子就粉身碎骨。
謝金河昨以「百密不容一疏!金融業荊棘滿佈」為題評論近期全球金融業遭遇的波瀾。他表示,在三月內,美國矽谷銀行破產,造成第一共和銀行等地區銀行骨牌效應,百年大型資產管理銀行瑞士信貸也瞬間瓦解,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。
謝金河分析兩銀行破產的原因指出,矽谷銀行和瑞士信貸同樣是破產,也都有人出來救,但兩者內容大不相同;他表示,矽谷銀行本來是好銀行,吸收矽谷創業家很多存款,在破產前半年,股價一度攻到763美元,會一夕倒閉是因為經營者的一念之差把公司搞垮;瑞士信貸則是長期經營不善,最後只能兩手一攤等國家出來善後。
兩者造成的衝擊也不相同,謝金河進一步分析,矽谷銀行帶來的衝擊是存戶把存在小銀行的錢搬到大銀行,瑞士信貸破產則是茲事體大,除了160億瑞士法郎的額外資本一級債券(ATI)歸零,瑞士百年來做為中立國,全球藏錢的聚財地位瞬間毀滅;他指出,瑞士信貸告急,很多錢搬到新加坡,也有跑到香港,帶動一連串資本大搬風。
回頭檢視台灣,謝金河表示,台灣金融業去年被暴風雨掃到,全體金融業淨利較2021年的9,366億元幾乎砍半至4,798億元;其中,產險業因防疫保單受重創,去年產險公司大虧1,905億;若將把產險,壽險加在一起看,2021年還大賺4397億元,去年變成虧損186億;從個案來看,去年財報揭露,裕隆(2201)和中華汽車(0026)本業都賺大錢,但業外卻賠大錢,新安東京海上保險全年慘賠470.75億元,把裕隆本業賺的錢都賠光了。
銀行業業方面,去年仍有4,321億元獲利,只是小幅衰退;證券業獲利減半,只剩663.22億元;聯準會暴力升息在台灣也造成不小的衝擊,但防疫保單的理賠,真的對金融產業造成大傷害。
最後,謝金河感嘆,這也意味了,金融業風險無所不在,稍不小心踩到地雷,一下子就粉身碎骨了!像是半導體等族群,因為電子族群在復甦過程中,都會先從上游族群表現相對強勢,之後再陸續會轉向中游的零組件族群,到尾段才會到下游。
(旺得富理財網 李澍)
-
06.02 2023
Hot台股】緯創狂噴「到底猛什麼」? 專家剖析漲勢籲偏多思考~
-
06.02 2023
AI伺服器大賽,機殼、機櫃、網通大改款,未來半年、10年主流股分別是誰?
-
06.01 2023
【5月台股榜】櫃買10大飆股出爐 半數是觀光股!山富單月漲1.2倍最賺
-
05.31 2023
AI熱潮 劉揚偉:伺服器3位數成長
-
05.30 2023
散戶沒跟上AI熱 統計:輝達吸金度遠遜於迷因股
-
05.29 2023
【Hot台股】代工五哥集體轉型AI五哥? 專家:只有這二哥是「漲真的」
-
05.29 2023
黃仁勳當初對CUDA的堅持 如今在AI開花結果
-
05.26 2023
輝達激勵》AI晶片伺服器族群大漲 台積電官網中還有哪些隱藏版AI晶片廠
-
05.26 2023
緯創變飆股 成本29該下車?
-
05.25 2023
AI概念股全線噴發 蔡明彰卻爆2大陷阱
-
05.25 2023
「做鞋、家具、腳踏車,很多世界第一」跟著台商長大,中信登最賺錢銀行
-
05.24 2023
美債協商「折磨人」拖累台股 專家:選股不選市、中長期布局
-
05.23 2023
重電族群又開始大漲,三大集團作帳行情誰最夯?大同、東元、士電拉抬誰?
-
05.23 2023
蘋果輝達指名的測試介面廠穎崴為何選擇檳城 大馬將成為半導體新基地?
-
05.22 2023
散戶瘋搶短 當沖金額飆今年新高